为畅通代表联系选民渠道,提升履职实效,兴隆镇人大主席团创新探索“1+7+8”人大代表履职机制:即以1个镇级“人大代表之家”为核心,辐射7个村(社区)“人大代表联络站”,精准设定8类人大代表专项岗位职责,通过“精准设岗、实效履职、机制护航”三步走模式,推动全镇76名各级人大代表实现从“会议代表”向“行动代表”的转变,为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注入强劲新动能。
织密“1+7”阵地网络,延伸履职“末梢”。以镇“代表之家”为统揽,7个村(社区)“联络站”扎根一线,探索“联络站+”模式,组织代表常态化下沉,高效助推政策宣讲、高标准农田管护、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,实现服务群众“零距离”。今年以来,镇人大主席团将改善校园周边环境作为重点监督事项,督促镇政府通过安装隔离带、种植行道树、建设停车场,创新打造“集装箱”集市盘活集体经济,显著提升治理效能。同时,镇人大代表之家通过定期接待、走访、议事等方式,收集群众建议130余条,推动解决道路修缮、饮水安全等民生问题56件,以“沉浸式”履职促民生实事落地。
兴隆小学校园周边“集装箱”超市
精准设定“8类”岗位,确保有位有为。兴隆镇人大主席团紧扣基层实际,科学设立政策宣传、民生监督、矛盾调解、产业帮扶等8个代表专项岗位,明晰职责清单,代表按自身专长主动认领,形成“群众点单、家站派单、代表接单”的闭环机制,精准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产业帮扶岗代表牵头推广金龙村“粮经复合+种养循环”特色种植项目,成功发展300余亩“薄荷+玉米”粮药间作及100余亩“黄精+黄桃”、“白芷+沃柑”林药间作,带动周边群众就业600余人次;矛盾调解岗代表不分昼夜,走进田间地头、走入千家万户,积极开展巡查摸排,有效参与调解,成功化解邻里纠纷42起,有力助推“平安兴隆”建设……
代表走访选民收集意见建议
健全机制强效护航,激发履职活力。探索制定《兴隆镇人大代表履职监督量化评价办法》,建立“月汇总、季评比、年述职”机制,完善“一册六簿”台账,将代表履职成效纳入年终述职测评内容,不断规范代表履职活动;持续探索“代表+”模式,助力基层发展跑出“加速度”。2025年以来,代表累计开展岗位服务580人次,群众满意度达98%,“会议代表”向“行动代表”转型成效显著,基层人大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。
提档升级后的老林村人大代表联络站
下一步,兴隆镇人大主席团将持续深化“1+7+8”代表履职机制,深挖代表潜能、丰富履职载体,将代表“设岗定责”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,持续聚焦农业产业发展、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、慎始慎终夯实稳定根基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贡献更多人大力量。
供稿:兴隆镇人大主席团
审核:李作勤
终审:罗 亮
相关附件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