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通贤镇帽石村青翠的竹林掩映下,90岁的李仲益老人手中的篾条翻飞,一件件结实精致的竹刷把渐次成型。谁能想到,这些带着竹香的农具,正通过省人大代表关祖苹的手机镜头,跨越山水,成为老人晚年幸福的坚实依靠——年增收10000元,让曾经依靠赡养费生活的贫困家庭焕发新生机。这背后,是一场由人大代表用脚步丈量出的精准帮扶,更是一次“指尖助农”释放的暖心力量。
走访见实情:代表慧眼识“遗珠”
2024年7月17日上午,通贤镇人大主席谭华与省人大代表、帽石村党支部书记关祖苹在走访监测对象户李仲益家时,交谈中代表们敏锐捕捉到关键信息——李仲益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,竟藏着一门娴熟的竹编手艺。“编了几十年刷把,结实耐用!”老人的话语里透着朴实的自豪。代表们当即意识到:这不仅是亟待帮扶的困境,更蕴藏着“造血式”脱贫的宝贵契机。
直播架金桥:指尖连起产销路
关祖苹代表迅速行动,将“人大代表助农直播间”搬到了老人的屋檐下。“各位家人们,看看李大爷这纯手工竹刷把!每一根篾条都浸着老手艺人的匠心……”镜头前,关代表化身“金牌导购”,用最接地气的语言展示刷把的扎实工艺与实用价值。他不收分文佣金,坚持免费带货,而且还给李大爷的刷把包邮,直播间成了爱心汇聚的端口:订单从四面八方涌来,李仲益家中堆积的刷把很快销售一空。更难得的是,关代表建立了稳定销售渠道,确保老人“编得出、卖得掉”,年增收稳定达到1万元。这笔收入,极大地改善了两位老人的生活质量。
幸福看得见:小刷把“刷”出新生活
增收带来的改变实实在在:饭桌上有了更丰富的营养,冬日里添置了保暖的新衣,医疗支出不再令人惶惶不安。更重要的是,李仲益老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:“没想到我这把年纪的老手艺,还能这么值钱!关代表帮我卖刷把,刮胡子买肉的钱都宽裕了。”他重新找回了作为手艺人的价值感,每天编织的身影充满了干劲。这“稳稳的幸福”,是代表履职为民最生动的诠释。
代表履职新篇:从直播间到心间
关祖苹代表助农直播的探索,为新时代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、精准服务民生开辟了新路径。
“指尖履职”解难题:善用新媒体平台,突破地域限制,将代表影响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帮扶力。
“量身定制”显温度:不搞大水漫灌,聚焦个体困境与潜能,实现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”的精准滴灌。
“公益初心”赢信任:免费带货的承诺,彰显了人大代表服务群众不计回报的纯粹初心,凝聚起更广泛的社会信任。
一根小小的竹刷把,关乎着九旬老人的生计,更挑起了人大代表沉甸甸的为民情怀。关祖苹代表的直播间,不只是一个销售平台,更是人大代表植根泥土、倾听民声、纾解民困的线上“连心桥”。这束从帽石村升起的“幸福微光”,映照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温暖实践——代表就在身边,希望触手可及,幸福稳稳当当。
供稿:通贤镇人大主席团
审核:李作勤
终审:罗 亮
相关附件: |